西藏自治区农业乡村厅的数据显现,2021年,西藏将新增和改造20万亩以上根本农田,施行200万亩犁地质量进步工程,建造75万亩高标准农田。到2025年,西藏将建成300万亩高标准农田,青稞良种覆盖率达95%。
受气候、地形影响,西藏中低产田份额高,加上传统耕耘方法比较粗豪,很长一段时间内粮食生产处于较低水平,主产青稞乃至不能满意当地公民的需求。
近年来,为进步粮食产量,西藏活跃施行犁地改造,经过展开高标准农田建造,完善农田水利、田间路途等根底设施,全方位进步犁地质量,从而不断进步重要农产品供给才干,夯实粮食安全。
坐落拉萨河畔的拉萨市达孜区,地形宽广、平整,犁地连片,是西藏粮食主产区之一。2019年以来,达孜区展开高标准农田建造,到2020年末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.42万亩,机械操作率到达98%以上,水利根底愈加完善、标准,粮食产量大大进步。
洛珠江白是达孜区恰村乡民,家里共有20亩地。“曾经有些地步土层薄、石子多,全体肥力不行。”他说,现在家里的农田土地平整,灌溉便利,土质肥美,粮食产量有了很大进步。
高标准农田建造,为西藏农业生产提档晋级奠定了根底。达孜区在建造高标准农田的根底上,在全区推行春耕、秋收保管形式,既解放乡村劳动力,又进步农人经济收入。
洛珠江白是恰村最早参加保管形式的乡民之一。“我们家的农田保管今后,春耕、秋收都由村合作社一致作业,我趁这个机会去外面打工挣钱。”他告知记者,保管形式逐渐得到乡民的认可,越来越多的乡民参加其间。
达孜区农业乡村局局长次仁尼玛说,只要建成高标准农田,才干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,从而推行保管形式、规模化运营等。上一年,达孜区2500亩农田施行保管形式栽培青稞,每亩增产10公斤至15公斤。
跟着高标准农田建造的推动,西藏千百年来的耕耘方法也得到改动。2020年末,西藏农机总动力到达691.5万千瓦,农机配备总量打破50.5万台(套),农作物播种收归纳机械化率到达65%。
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以来,西藏共建成227.26万亩高标准农田,每亩单产粮食由2015年的374.94公斤,进步到2020年的387.33公斤,自治区粮食产量接连6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,主粮青稞供给根本完成自给自足。
上一篇:2021-07-27
下一篇:有没有适宜小块犁地的小型农业机械?
|